Monday, April 22, 2024

Kellett School 啟歷學校 4

走進Kellett九龍灣校舍,不難感受到室內設計的講究。自然光線非常充足,加上淺木質色調的大堂和樓梯,有點五星酒店的高級感。校舍於2013年落成,屢獲設計獎項。面積雖然不算超大,但設施應有盡有,包括室內外運動場和練跑道、25米室內游泳池、自家廚房供應日常午餐、中央空氣清新系統等,中小學部分別置於學校左右兩邊,auditorium、cafeteria和音樂室則置於學校中間部份的各層。

女兒就讀於Kellett的時間,可以說是我人生裡其中一段比較重要的經歷。在校園遇過的人和事,令我個人見識上提升了不少。

Box of Hope 活動

如果你有機會進來跟家長們交流,你會發現當中為數不少是牛津劍橋大學畢業生。他們亦毫不掩藏地告訴你,他們是highly educated parents,絕對是英式傲慢。他們不約而同地對子女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基本上每個Year 3或以上的學生都有補習,補的是英文。

校內管理水準是一流的。無論是校方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涵件、節日佈置、抑或課外活動之安排等,我都覺得Kellett是做得很完美的。從老師和家長中,我學習了英國人的文化,和很多我從未察覺到但存在香港已久的英語群體和他們活動等。

記得有一次,因為要回學校當家長義工,一踏進學校就聲到二次大戰空襲的聲音(WW2 Air Raid Alarm Siren)。我一方面覺得好驚,另一方面覺得好sad;稍為定一定神,知道身遮安全之地,又覺得好古怪。原來Year 6學生在上歴史堂,正在體驗戰爭的恐懼。

關於這場歷史,Kellett於每年的11月「和平紀念日」都派學生到中環愛丁堡廣場出席悼念儀式,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悼念香港保衛戰中的捐軀者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罹難者。

還有一次經歷是英國哈里王子大婚的日子,老師和學生們放學留在學校,一同看電視直播大婚過程。看他們的眼神,我感受到英國人民對王室的崇拜和迷戀。

最深刻是當年的總校長Ann McDonald獲英女王頒授OBE勳章。她在Kellett服務了29年,當了23年校長,功勞不可多得。女皇確認她在教育上的貢獻,全校都以她為榮。

事實上,Ann McDonald的確做了很多重要而優質的決定,讓Kellett有別於其他國際學校。其中一項決定是彩用了Professor Martin Seligman發表的positive education理論去教育學生,助他們建立a love of learning and confidence for life的觀念。

Kellett 有一間姊妹學校在澳洲,叫Geelong Grammar School。

你可能覺得好奇怪,為什麼一間英式學校會跟一間名不見經傳的澳洲學校扯上關係。原來這學校是英皇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 讀過的,並形容那是他學習生涯裡最難忘的時光。這學校正正就是全球第一所奉行positive education的學校,並於Year 9這一年將全級學生帶到野外學習,經歷一整年離家別井,在沒有電子產品用的處境下歷奇求生考驗。

Kellett鼓勵自家學生到Geelong參加這一年的學習旅程,但不是強制的。本地家長未必太接受到,但這的確是Kellett的特別之處。

如果不是來了Kellett,這些事我可能沒機會接觸或認真思考過。

女兒很配合,這幾年的學習進度很理想,學校很適合她。她有外藉亦有本地朋友,經常playdate。四年間當了兩次學生會代表,算是小小風頭躉。在精英制氣氛濃厚的環境下,我以她為傲。


Student Council project

這是美好愉悅的時光。

即使Kellett是百份百香港製造學校,即使不是Shrewsbury、Harrow's、Malvern等正品英國學校,即使不及CIS及HKIS等有名氣,作為一個家長,我也不自覺地惹上了英國人的自信和優越感。

就是這一刻,腦裡面閃過了幾個問題----我是英國人嗎?想做英國人嗎?有資格做英國人嗎?有英國人會做我朋友嗎?





Sunday, April 21, 2024

Kellett School 啟歷學校 3

之前兩篇文章,談過Kellett的背景,分析過它與其他國際學校的分別。今次可以談談學校生活。

Kellett 是沒有令我們失望的。 

Kellett對教導孩子閱讀和寫作特別有經驗。老師對每一個學生的進度都看得好緊,要求他們養成閱讀習慣的同時,又不會強迫閱讀太深奧的書籍,會教學生怎樣在圖書館挑選適合自己的書本。Kellett定時有閱讀、默書及寫作堂,亦要求初小背乘數表及懂得看時鐘。
黄色:English - Library - Phonics - Reading - Writing
藍色:Math
Year 2 生字


嚴格來說,Kellett 是一間學術很強的學校。整個小學階段,學生會不斷反覆練習不同的英文寫作技巧,包括有5-senses writing、5W1H、persuasive writing、recount writing、show not tell、poetry等,所以英語能力之強是不可能否定的。
必須要提一提的,是Kellett教phonics是跟英國教育局提供之Read, Write, Inc (RWI) 課程來教授。課程內容是公開的,並且免費,上網可找到。數學則用 White Rose Mathematics。

 中文就比較弱,Reception、Year 1及2,有中文課,但課堂時間短,內容淺,實際上是沒有學到什麼,所以我們一直有外補中文。Year 3 那一年,學生可以在法文和中文之中選一科「2nd language」。我們本來是理所當然的選了中文,但結果被老師勸退了,說女兒已達Kellett的小六程度,靠學校學來提高中文水平是浪費時間,著我們轉讀法文。
學校裡有兩個駐校護士和一個兒童成長專家。他們都活躍於學校,尤其是那位成長專家。他會定期在低年級級班房觀察學生表現,跟老師溝通,並跟學生做例如讀寫障礙、ADHD、視力問題等評估,如發覺問題會跟家長分析問題。 

至於運動體育,Kellett就像我們印象中的英式教育一樣,非常著重運動。恆常派學生參加ISSFHK比賽,亦有出席海外學校邀請賽,強項是游泳、netball、cricket、馬術等。 

運動獎的冰山一角

至於field trip,由Year 3起,每個學年都有overnight camp。除了疫情3年沒有出外留宿之外,一般來說每年的Year 4會參加本地營,Year 5學生都會到北京體驗,Year 6就探訪一個亞洲城市。

總括來說,Kellett(小學部) 是一間很合理、優質的國際學校。

Sunday, February 13, 2022

Covid-19 疫情,兒童疫苗,快速測試套裝

 

疫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從新聞中得知有小朋友因新冠猝死及病危入院,我心很不安樂。

女兒學校(CDNIS)上星期安排了Zoom疫苗講座給家長,尤其希望幫助未能決定是否給子女接種新冠疫苗的家長,認識疫苗的好處,盡快讓子女打針,減輕中招後可能引起的重症。

我對以下這張兒童MIS-C PowerPoint尤其深刻。

 


根據演講者中文大學助理教授兒科專科梁詩彥醫生所說,Covid-19病毒有機會令兒童出現多重器官反應發炎綜合症(MIS-C)。而且以現有的美國數據顯示,5-11歲兒童染疫後出現MIS-C20歲以下病人分組中最高。




她亦提及到英國一位11歲女孩,這女孩於2020未有疫苗時中了新冠病毒,住院幾星期。雖然現已基本痊癒,但仍受長新冠(即long Covid)後遺症所困擾,影響日常生活。她經常感到身體皮累,連飲食也乏力,需要用飲管吸食流質食物。




 恐怖。

座講的結論是,兒童是要盡快打新冠疫苗的。現在香港有的兩款疫苗都能很有效地對抗染疫後重症,不用太看重接種疫苗後體內出現的抗體水平,因為最重要是打針後T細胞反應 (資料來源) 。有幾篇於世界權威雜誌Nature刊登的論文,內容都有提及兩款疫苗產生的抗體及T細胞,以及比較它們對抗染疫後重症功效(例如1, 2, 3),有心的家長可以參考。

Disclaimer 是我女兒已打了第一針科興Sinovac

順帶一提,有關快速測試套裝;因為政府呼籲市民即使中招,在非緊急情況下(即沒病徵)都不要去醫院。那即是說,在資源許可及有需要(即自己或有家人出過街進餐或做幾類高危工作及有病徵)的情況下,應自我驗測。於是,我買來了快速測試套裝。選擇根本不多,好多產品,藥房已out of stock。經親人介紹,買了這個,撩鼻式的。

 


 

我唔知仲有無貨,請直接Whatsapp 65754494查詢。我買的價錢是港幣$600/十支,寄上門的。

老實講,因為物資珍貴,以及我們暫時沒有任何需要懷疑自己中招的理由,所以我還未折開測試套裝來用,未能分享我親自測試的照片。但我拆了包裝,請見下圖。

 



此快速測試套裝看起來很似舊式驗孕棒,原理也似驗孕,需要滴液體(即鼻腔分泌物)到測試卡上。不是新科技產品,不複雜,所以我信測試結果準確。問題是,你夠唔夠膽自己放條測試捧入鼻腔取樣。但老公仍日日要上班,我好擔心佢中招,更擔心佢傳染女兒,所以買定測試棒旁身,當然也買定Panadol希望只是備用吧。


Saturday, February 12, 2022

防疫儲糧

 


實在太喜歡李顯龍兩年前的這段有關應對新冠疫情的全國講話,字字鏗鏘,交代清楚前因後果,要求民眾合作,指示清晰,全無廢話。沒有「靠嚇」,實事求是。

已經是兩年前的呼籲,但仍然適用於現今的香港。

因為疫情嚴峻,我們一家也自動自覺減少外出,出外也主要為食。

雖然個人覺得封城機會微,但亦難勉要儲定一些食物在家。一來,儲定可以去少幾次街市;二來,屋企附近兩個街市及超市未來兩天都關閉消毒,跟本想去都去唔到。

坊間已有好多防疫儲糧shopping list,基本的柴米油鹽、蘿蔔洋蔥等,應該人人都識買。

究竟還有什麼糧要儲呢?請跟我分享。

慳位、儲存期長、變化多的食物,我暫時只想到這些:

麵粉 - 可以DIY蛋糕、麵包、pizza

任何乾的豆類 - 既高纖又變化多,例如紅腰豆可以做墨西哥chilli和五豆飯,紅豆綠豆可以做糖水

紙包奶 - 鈣思寶及UHT牛奶,最啱小朋友補鈣,亦可以沖咖啡同做麥皮



利賓納 - 傳統維他命C補充劑,大大支、開水飲,有排飲

麵豉醬 - 打邊爐做湯底、miso soup

日式乾海帶或紫菜 - 煮麵、煮餸,可取代新鮮青菜



肉類 - 因為雪櫃冰格位置有限,暫時我不會買有骨肉類


藥物 - 撲熱息痛paracetamol看來是少不了。我在網上看到這條名為「Omicron 家中自救」的短片,應該是美加居民拍的,已有10view。片中提到的非處方藥,好多人在搶購。其中有幾款一般香港家庭都會有,其他的我就試試找出香港版出來,希望幫到大家。


美加版


香港版


Monday, March 29, 2021

Kellett School 啟歷學校 2

上文解說了Kellett的歷史,現在可說說我選擇就讀於這學校的原因。Disclaimer : 我不是教育家,我的看法絕不能代表所有人,這裏分享的資訊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用途。

首先,我要講我對幼兒教育的看法。


正所謂三歲定八十,3-10歲是吸收期,是學習語文最佳時間,同時亦是培養良好習慣及價值觀的重要時刻。這時候,放小孩在預設的語言氛圍中成長,他們必學得又好又快。如果有良好的學習對象(老師/父母/同學家長)及對手(同學/朋友),長期讓孩子觀察長輩行為(由其是value empathy),並與同輩互相鼓勵、學習及實踐,小孩很容易就能培養出好習慣來,以後他們必畢生授用。好習慣也包括閱讀、作息定時、處事態度、定時做運動或欣賞音樂等,耳濡目染,培養並不難。


8-15歲是探索期,小朋友開始有基本分析能力,喜歡探索甚至思考,不抗拒嘗試或見識新事物,在這時候給他們各方面的感官刺激,會令他們增加自信。那怕簡單如看一套偵探電影、學看報紙、試做新運動、去concert、學新語文或樂器、捉棋、獨自去超市買東西、甚至賣東西(像外國yard sale 或賣lemonade)、做義工,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體驗,這是培養critical thinking的好時候。


13-18歲是獨立思考期、反叛期亦是備戰大學時期。這時候,朋輩影響力大於家長。


因為以上分析,我認為為女兒選一間好的小學,物色優良的學習對像,最為重要。


能夠settle with一條龍學校當然是理想,不用煩,但小孩到了探索期,性格、愛好和專長大致穩定了的時候,再考慮現時學校是否最理想,轉校也合情合理、無傷大雅。


世事無完美,香港勝在有得揀。免費的,收費的,津貼、官校、直資、私立,包羅萬有、豐儉由人。香港學生讀書成績好,全世界佳知,所以找成績好、專出狀元、IB滿分的學校不難。問題是,什麼是好,哪些學校才適合自己呢?!


因為自己的經歷,我們將來送女兒出國讀大學的機會頗大,我想她英語能達native水平,方便將來讀文科,所以我們一早就決定收窄範圍,只選國際學校。另,我較喜歡填鴨式教育,我覺得填鴨式教育是幼童(10歲以下)學習最好最有效方法。什麼是填鴨式?循序漸進地將預早規劃好的資訊教給孩子是也。


例如,Math要先學加減數,單位雙位加減小1小2階段應該掌握好。到了小3學年級,乘除數就是必須要學的知識。我認為背乘數表是最快最有效學曉乘數的方法,加上定時測驗,孩子們大部份都學得到。這就是填鴨式教育,即「到時到候就餵給你」的意思。英文亦如是,學字母、phonics、看繪本、閱讀、作文,學習要有序,長知識才事半功倍。我唔buy坊間說不用背、不用考、不用測、順其自然就長知識的說法,太神奇。這是我的信念,亦是我自小在香港成長學習的方法,即是英式教育。


香港有幾間英制學校,Anfield, Kellett, Harrow, GSIS, FIS。


看牌面,Anfield是最容易入的,因為創校年資淺,又不是龍校(沒有直屬中學;但有姊妹中學)。其次是FIS,因為有4個校舍,學位最多。


GSIS和FIS分別有德法政府資助,學費比Kellett及Harrow平一點,成績又好,預科可選讀IBDP,很理想。但我家住九龍,GSIS在山頂,每天山長水遠返學變苦差,結果我沒有報名。FIS我去看了很多次,參加過他們Scool tour及open day;但我不懂法語,他們很多表演或活動都以法語進行,我明顯是聽唔明,我感覺自己難以投入家長世界,所以我亦放棄報名。


Kellett 與 Harrow 之間,我選擇了Kellett。首先是Kellett沒有要買幾百萬債券的要求,其次是Harrow 英國正校是男校,我女兒是過不到去讀書的,所以既然女兒是不能享受其獨特的advantage,不如鎖定目標就是學好英文,Kellett的白人比例高,這點應該會做得比其他學校好。Kellett另一個長處是重視體育,九龍灣校舍有齊室內衡温泳池、室內及外運動場、室外標準田徑步道等,適合好動的小朋友。至於學術成績,Kellett公佈出來的高考成績雖不敵GSIS但也算不過不失,的放心女兒入讀。就是這樣,我選定了Kellett。


可是,無論哪一間學校,都不是話入就入。過五關,斬六將。下回再分享。

Kellett School 啟歷學校 1

因為健身室群組,Kellett(啟歷學校)最近很紅,一夜間由無人識,變成無人不識。

染疫無人想,亦不是我想寫這學校的理由。理由是,因為有老師及職員相繼染疫,我收到很多朋友問候訊息,擔心學校狀況;為了增加透明度,我覺得我應該寫出來。


至今,我女兒已在這校讀了整整4年書,因為我算投入參與學校活動,所以我自覺對這學校了解算多。

雖然九龍灣校舍看起來很新淨,但Kellett不是一間寂寂無名的新校,而是屹港45年的名校。對,失禮了,是名校。


話要從頭說起。


50年前,香港只有寥寥可數的國際學校去應付在港工作外籍人士子女的學習需求,包括GSIS、FIS、HKIS和ESF。


其實,當時香港還未有發牌制度區分本地或國際學校。由於這些學校的教材並不跟從香港教育局課程編制,而教師亦不是本地訓練出來、獲本港教學資格的老師,所以當時這些學校都一律歸類為私校。


可是,這些學校有部份其實有受當國政府資助,例如GSIS(德國及瑞士) 、FIS(法國)、ESF(香港/英國);課程亦跟據當國主流教材來教授,因此一般來說當國公民也會選擇到對號的學校上學。


由於香港當時是英國藉民地,所以在港英國人明顯比其他國藉的人士多很多,對英國課程學校需求亦相對大很多。實際上,學位供不應求。


Kellett就是於45年前(即1976年)成立的百份百英式學校。


你會問,為什麽有需要開新品牌學校,而不是擴建ESF,或增加ESF校舍,就可以解決需求問題嗎?

問這問題是合理的。答案是,由於ESF是由政府資助,就讀ESF的學生主要來自外籍公務員家庭,是高級公務員子女。雖然在一般人看來,這班已是上等人,但一山還有一山高,有一批在私人機構工作的大班或商人希望子女在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中成長,於是投放資源自立門戶,在集居地山頂成立Kellett School。當然,這班blue blood貴族打工仔的人數不多,但這所學校的成立得到當時的政府祝福,在山頂批了一幅小地建校。因為創校校址位於山頂加列山道(Mount Kellett Road),所以學校以Kellett命名;又因為當年唐歷是龍年,所以校徽是條龍。


80年代,在港營商英國人越來越多,對National British Curriculum 課程學位需求增加,Kellett 經歷了多次擴充及搬校舍,最終永久座落於薄扶林,那是間小學。由於學生的比例以英國金髮小童佔多,達90%以上,所以大部份香港人未必留意這學校,感覺神秘。


至2013年,政府批地,Kellett再擴充,分校座落於九龍灣。那是一條龍中小學。可能是因為中學部是新的,沒有高考成績track record,亦可能是因為學校座落於九龍工業區,學校給大衆感覺貼地了,從此不再神秘。九龍灣校舍白人比例跌到大約60%。雖然當中七成是英國人,但來自其他地區的學生也有,算很diversified。


這是我對Kellett的一點認知。其實學校資料都很公開透明的。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條官方短片。


https://youtu.be/aZaYLPEVan0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周末精選推介:Playright智樂FUN紛賣旗日 - 2014年10月25日(港島區)

這一年我加入了Playright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做義工。

認識Playright是從帶女兒去中央圖書館的Toy Library開始。

Toy Library出名難book,我又有小小怕邋遢;當時女兒只得一歲,如不是朋友誠意權權,相約小朋友們一起去玩,我都未必會去那裡。結果,當然是對Toy Library有讚無彈,因為他們定時清潔、室內遊戲富創意、陪玩的工作人員極有心思和耐性。 後來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原來Toy Library是由Playright營運,我才從網頁了解更多Playright的工作,的確是本地少數專為兒童(包括本地病童、低收入家庭兒童等等)爭取應有遊戲的權利,並提供遊戲機會及多元化玩意的團體。而且他們的服務極具規模,好像本年3月份於中山紀念公園舉行的「智樂快樂行2014」,工作人員在公園內精心建設了一間「小熊醫院」,讓小朋友們一步一步經歷入院登記、醫生診症、到專科治療,至出院取藥,在像真的模擬環境中,體驗病童的種種經歷,孕育出同理心。由於活動得到好幾間顯著名幼稚園支持,參加人數眾多,大人和小朋友都玩得樂而忘返。個人認為,此項活動別具心材,雖然女兒年紀尚小,但玩得十分投入,令我十分驚喜!我亦因此自薦加入Playright,希望將他們的理念和價值觀宣揚開去,令更多兒童受惠。

加入他們後,我第一個參與籌備的活動是將於2014年10月25日舉行的港島區賣旗日活動。現我意邀請你們參加及捐款。詳情請見下面: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xjvGoGiIhHXLz1Iwd79hXlAgPgX0Dvlh9nrGym_HyB0/viewform

http://www.playright.org.hk/upload/playright_common/july_2014_link/Flag_Day_2014_form.jpg
 

一年一度的智樂FUN紛賣旗日又再重臨,想為患病、殘疾及資源缺乏的兒童創造遊戲機會,請即直接捐獻或登記成為賣旗義工。凡成功登記成為個人或親子義工,便可於賣旗當日裝扮成最精彩的有趣造型,盡力爭取途人的善款外,兼可將相片上載至Instagram,競逐最多人Like的獎項!
http://www.playright.org.hk/tc/whatshappening.aspx